情法交融破心结 50日攻坚解民忧
——苗圃司法所成功化解小区电表箱火灾赔偿纠纷
历时50天、历经两阶段调解,坐落在苗圃街道某小区某单元的14户居民因电表箱区域着火引发的“心头结”终于圆满解决。随着最后一户受损业主在赔偿协议书上签字,这场由公共设施着火引发的群体性纠纷,在司法所、派出所、社区三方联动下得以成功调处,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续写暖心注脚。

火起楼道,邻里共陷困境
4月12日下午,一声爆响击碎了小区的平静。苗圃街道某小区某单元一楼电表箱区域突发火灾,浓烟裹挟火舌迅速蔓延。楼道墙面、顶棚尽被浓烟熏黑,电子门禁系统瘫痪,照明线路烧毁,多块楼道玻璃碎裂。14户居民的防盗门和门锁因高温烘烤变形,其中2楼住户陈某损失尤为惨重——室内墙面遭烟尘渗透,电器外壳熔融塌陷,家具遭不同程度的损坏。
分步调解,破题“先易后难”
面对复杂情况,司法所制定“两步走”策略,精准拆解矛盾链条。第一步,组织责任公司与户主代表们协商公共区域的修复,于4月15日达成协议,并立即开展楼道粉刷、门禁更换和照明修复;第二步,聚焦2楼住户陈某的损失赔偿进行调解。因住户和责任公司对赔偿标准的意见分歧较大,谈判一度陷入僵局,矛盾似有蔓延扩大趋势。司法所、派出所和社区分头走访,既通过“背靠背”方式疏导情绪,引导双方通过理性方式解决争议;亦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估,以核定实际损失。
情法交融,化干戈为玉帛
在第三方出具了《价格评估意见书》后,双方商定了赔偿框架,但离形成合意仍有差距。苗圃司法所锲而不舍,一方面,持续与住户沟通,通过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条款,助其依法维权。同时,凭借“四桥调解法”,善打“感情牌”、巧算“经济账”,引导住户聚焦核心诉求——重建家园,做出合理让步。另一方面,着力敦促责任公司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考虑,认真听取住户诉求,提出务实可行的补偿方案。
最终,在苗圃司法所的积极协调下,双方就赔偿金额和支付方式达成一致。在签订协议的那一刻,2楼住户陈某发出感慨:“政府是真心为我们考虑,我们信服!”当法律守护底线,真情消融坚冰,焦黑的楼道终获焕新,而比墙体更光亮的,是重获安宁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