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阳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七大攻坚”,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发展质效不断提升,1—5月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生产增长平稳。1—5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重点行业增长有力。全市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重点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4%、14.1%和10.9%。部分门类环比持续回升。规上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6.1%,较1—4月回升8.1、1.4个百分点,合计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个百分点。企业效益逐步改善。1—4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2.5%、利润总额增长18.3%,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下降20.0%,规模工业企业整体经营情况逐步得到改善。 二、消费动能逐步增强。1—5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1.30亿元,增长7.0%。住宿餐饮消费需求释放。受五一假期、邓紫棋演唱会等因素带动,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中,客房收入增长9.9%,餐费收入增长13.0%,其中民宿服务增长11.7%、小吃服务增长28.5%。以旧换新政策效应释放。全市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家具、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4.7%、60.9%、40.0%、32.7%。商品房销售面积由负转正。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6%,商品房销售额、房地产投资、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速较1—4月提升4.9、1.1、60.4个百分点。 三、投资活力不断激发。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二产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全市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16.9%,合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0个百分点。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受工业领域技术改造推动,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9.2%,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0.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较1—4月提升9.4个百分点。接触式服务业来势较好。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文化艺术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业投资分别增长178.3%、74.7%、37.7%、10.6%。 四、服务业持续扩容提质。营收实现平稳增长。1—4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34个行业中有29个行业营收同比正增长,正增长面为85.3%。部分重点行业环比提升。十大重点行业中,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其他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较1—3月分别提升2.3、1.9、7.2、0.7个百分点。四上企业培育成效显现。全市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7个、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0个,规模服务业在库企业数量居全省第3位,为后续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市场活力有效增强。社会资本投资活跃度提升。全市非国有投资增长10.6%,连续4个月超过国有投资增速,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8.6%,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交通运输保持平稳。全市公路客货运换算总周转量增长4.4%、水运客货运换算总周转量增长5.1%。金融信贷支撑有力。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159.43亿元、增长10.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1—5月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需巩固。下一步,要坚持以雷速体育,雷速直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上下功夫,努力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奋力冲刺“双过半”,多措并举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稿:综合研究室周凡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