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速体育,雷速直播

图片

"减负增艺","戏"润童心,构建美育生态场——石鼓区华耀小学"双减"工作案例

来源:石鼓区华耀小学 发布时间:2022-07-28 15:09

"双减"吹响了教育回归初心的号角,在落实"双减"推进"双增"的背景下,作为湖南省首批戏曲特色校,学校构建了丰富的戏曲特色课程体系,让减轻课业负担的学生在多彩的艺术中涵泳,在文化融合中徜徉,从而发现世界美、祖国美、民族美。

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到欣赏态度,都和西方话剧歌剧舞剧大相径庭,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在某种意义上便成了民族0民族1的集中体现。

学校以提高学生审美及人文素养为目标,以中华戏曲为载体,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全面拓宽美育育人空间为指导思想,将戏曲文化中的美育元素,贯穿学校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构建"华彩"戏曲课程体系,探索美育实践新路径,完善学校美育工作机制,提升美育工作实效,实现新时代学校美育的跨越式发展,培养品格美、心灵美、行为美、才艺美、形态美的五美好少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重塑"环境"美育场

美育是一个场域,要构建中小学的美育场域效应,让学生身临其境,启发对美的向往,这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我们常倡导浸润式的审美教育,让孩子在优雅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培养起高尚的情操和思想水平。戏曲进校园同样需要这样的浸润,将戏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强大的渗透功能,让校园文化生长出新的美学元素。

中华民族特征融合在戏曲审美中;戏曲艺术承载着传统文化,并散发着审美情趣。为了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艺术传承,我们通过精心策划、指导,让学校美术教室、音乐教室里增加了戏曲元素装饰;优秀的京剧类海报、脸谱等学生美术作品布置在学校走廊、楼道。戏曲艺术成为校园里的公共艺术。学生创意与校园环境完美结合,让学生浸润在和谐而富有创意的空气里,自然地吸收校园文化的养分,提升审美素养。

学校增设了戏曲文化陈列厅,专门购置了戏曲服装和表演头饰等,通过实物介绍让学生来了解我们的戏曲艺术文化。对于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这些戏曲服饰的孩子们来说,第一次接触他们异常惊喜,不禁连连发出感叹:"老师,这些东西都是真的吗?我们可以穿着感受么?"在经过老师的允许后,孩子们有序地穿上戏曲水袖,模仿戏曲老师的动作,深刻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崇敬与向往。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爱上戏曲,而爱上"三点半课堂",而爱上中华传统艺术。

二、重塑"课程"美育场

文艺能浸润心灵,按照双减"校内提质增效"的要求,为使"华彩"戏曲课程体系有效实施,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干道",以社团活动为"加速道",以实践活动为"展示台"。三措并举,借助"一线"串起"三面"让课程扎实落地。即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条特色线,串起学生在音体美课、戏曲社团和展演实践活动三个层面的学习,以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从而形成崇高审美需求和高尚人格修养。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从音体美课程、社团教学、活动实践三方面出发,构建多元立体的美育培养模式,着力探索美育实践新路径。

(一)唱念做打,重塑"华彩"音律之美

传戏曲文化,展梨园风采。音乐课堂上,老师们随时搭起"小梨园",将戏曲元素穿插在各个课堂环节中,让学生能时时接触,时时感受,时时展示。不管是音乐的欣赏、舞蹈动作的教授、戏曲唱腔的模仿,还是简单的律动,都可以成为教学素材。

如,学校戏曲骨干秦利老师用无实物表演及戏曲中的鼓掌与叫好,带领学生走进戏曲;通过图片、视频、有趣的故事分辨生、旦行的划分;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模仿生行山膀动作和圆场步动作,旦角兰花指、拂袖、甩袖动作,以及模仿经典京剧《卖水》片段中花旦唱段等等环节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并将戏曲中的"叫好"贯穿评价,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以戏剧内容为原材料来构建课堂中的美育情境,不但拉近了学生与戏曲的心理距离,同时也能让他们获得独一无二的审美体验。


戏曲走进音乐课堂,既是一份挑战也是一份契机,课程的建设,是可以孕育教师迅速成长的沃土。2021年5月,秦利老师执教的《雨过天晴湖山如洗》参加衡阳市戏曲课堂竞赛荣获一等奖,在衡阳市"四校联动"活动中,荣获展示课一等奖。同年12月,还成功申报了《戏苑芬芳润泽校园——戏曲艺术进校园实践研究》课题。

(二)国韵丹青,重塑"华彩"戏韵之美

妙手绘戏韵,丹青展国粹。美术课堂上,在学习中华传统艺术项目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再与学生本身的鉴赏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其他艺术能力相互结合,采用不同的工具进行体验制作,做到手、脑、眼共同协作,创作出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有所创新的艺术品,提升学生动手创作和艺术创新能力。

老师们在原有美术课程的基础上,以"戏曲文化"为特色,以学习传统戏曲类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具体从低年级描绘戏曲脸谱;中年级勾勒戏曲人物图案;高年级制作戏曲头饰等特色课程去充分发挥各年龄段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在高年级美术国画课上,老师们选用经典形象的戏曲人物,如生角"许仙"、旦角"梅英"、净角"包公"、丑角"芝麻官"等进行创作,带领孩子们以水墨书写神韵,用写意、抽象的技法,表现戏曲艺术的意涵,让孩子体会传统国画与戏曲结合的妙趣,提升他们的创造力,让美术课堂"活"起来。"华彩"美术课程体系的重塑,不仅让学生学会美术技能、发展美术特长、提升审美能力、加深文化理解,还促进学生素养层层螺旋上升。从发现美、感受美,增进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审美能力。

这样的美术课堂,延伸到了课余,延伸到了"三点半课堂",延伸到了校外

(三)一招一式,重塑"华彩"姿态之美

戏曲体操相结合,尽显姿态美。戏曲韵律操是在新时代美育、体育其发展这一教育方针下诞生的一种运动形式。传统的锻炼和健身方法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和乏味。融合戏曲韵律的戏曲操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体验,让孩子们在一招一式中去展现身段之美,感受传统艺术无限魅力。

学校在6月份举办了首届戏曲节暨戏曲操比赛,场面盛大壮观,获得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比赛前期,同学们利用大课间、体育课跟随学校戏曲老师、体育老师完成戏曲操的学习。女生的"兰花指"、男生的"小生手位"、圆场步等等一系列动作完成了戏曲讲究的手、眼、身、步基本程式。赛场上,同学们经过戏曲妆、戏服的装扮神采奕奕,光彩照人;队形新颖多变、动作整齐划一,一招一式,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中国气质。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与荣誉感都得到了极大满足。

(四)生旦净丑,重塑"华彩"演绎之美

学校以各种传统节日为契机,让戏曲社团的孩子们站在舞台中央,尽情地展现美。学校积极承办衡阳市"减负提质"现场会,衡阳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等市级活动,给戏曲社团的孩子们创造展演的机会,让学生们将自己的音律美,形态美,舞蹈美尽情展现。京剧经典片段《卖水》,现代京剧《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节目的表演,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一张闪亮的名片。

学校戏曲队演唱的《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经典的红色曲目唱段参加湖南省中小学生戏曲比赛,荣获湖南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学生们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重塑"德美"生态场

戏曲的内容是丰富的,样式更是多元的,然而追求根本,都是以"内容、思想"为核心而发展辐射出去的。这个核心内容本身是具有德育、智育功能的。戏曲的形式则是"熏陶性的"、"趣味性的"、"开放性的",这种美育的特性便与德育、智育的"规范性""理性""刻板性"相辅相成,互补统一。

我们在学校思政大课堂建设中,充分利用戏曲的这一综合特性以及学生的生长特点,坚持"以美育德"的原则,选择传统戏曲中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剧目,特别是弘扬孝道、仁义、诚信,倡导报国志向、责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剧目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欣赏。借助戏曲表演的欣赏,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双减"的时代潮流,让"双增"刻不容缓。作为育人主阵地,学校会一直坚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与身体素质,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丰富学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让孩子们享受美的教育,拥有美的人生,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





相关阅读:

雷速体育,雷速直播:衡阳市教育局 地址:衡阳市华新开发区长丰大道34号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邮编:421001 电话:0734-8811333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网站地图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074号